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,以及黄河简介

提问时间:2022-08-06 23:49:00
黄河上、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河口镇,黄河的全长大约有5464公里,并有两个分界点,其中黄河上、中游的分界点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,而它的中、下由的分界点则是位于河南省的桃花峪。

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,中国人称其为“母亲河”。母亲河流经了多个省份,那么大家对于母亲河了解吗!大家知道发源地在哪里吗?下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!

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

黄河上、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河口镇,它中、下游的分界点是在2013年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的人教版地理教材中,取代了以前课本中的“旧孟津”的桃花峪。 黄河被誉为“中国的母亲河”,它是中国第二长河。黄河分为上、中、下游三个部分,其中中上游地区多山地,中下游地区多为平原、丘陵。 扩展资料: 黄河的全长大约有5464公里,并有两个分界点,其中黄河上、中游的分界点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,而它的中、下由的分界点则是位于河南省的桃花峪。

为什么这样划分

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,既是地形、地貌、水文等自然因素决定的,也是科学保护治理的需要上游雪山草原,中游千沟万壑,下游田畴连绵——黄河浩荡东流,可谓十里不同景、百里不同俗。打开地图,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,也就是几字湾“一横”的末端附近;中下游的分界点则是河南郑州桃花峪。

先说地形地貌。黄河先是穿行青藏高原、内蒙古高原,峡谷多、河道落差大、水力资源丰富,流至河口附近急转南下,以此为上游。接着,黄河“遇到”了吕梁山、秦岭等山脉,自北向南穿行晋陕峡谷间,河谷深切,河道弯窄,水流湍急,造就壶口瀑布之奇景。加之流经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,大量泥沙入河,以此为中游。自桃花峪以下,黄河进入华北平原,河道宽浅,水流散乱,泥沙淤积,河床逐年抬高,形成地上悬河,成为淮河、海河的分水岭,以此为下游。

再看水文等特征。黄河上游区产水量占黄河总水量的六成左右,是黄河径流主要来源区。上游区降雨具有面积大、历时长、强度较小等特点,河水清澈、径流稳定、含沙量小。黄河中游区来水量占黄河总水量的四成左右,但来沙量却占全黄河沙量的九成以上,是黄河泥沙主要来源区。中游区局地暴雨多发,强度大、历时短,一旦形成洪水,卷泥裹沙,含沙量高。黄河流经桃花峪进入华北平原,河床高,四周河流难以汇入。此外,上中下游洪水皆汇集于此,河道排洪输沙任务繁重,防洪压力大。

黄河简介

黄河,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,属世界长河之一,中国第二长河(也有称第二大河流)。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,其流域面积,流域冬长夏短,冬夏温差悬殊,季节气温变化分明。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,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、四川、甘肃、宁夏、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及山东9个省(自治区),最后流入渤海。流域降水量小,以旱地农业为主,冬干春旱,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。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,中下游以平原、丘陵为主。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,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,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。但是在中国历史上,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。

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,中国人称其为“母亲河”。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,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,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,形成冲积平原,有利于种植。

文章1342
阅读161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