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禺在广州算什么地位,地理环境以及文化艺术

提问时间:2022-06-21 15:39:58
广州景区前十番禺独占4席。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,其中广州番禺区作为广州唯一,广东唯二的区域连同江门台山,入选该名单,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。可见番禺在广州的地位是数一数二的。

番禺的旅游业起步较早,早在上世纪90年代,番禺已将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,开发出飞图梦幻影城、飞龙世界、森美反斗乐园、莲花山、宝墨园等旅游度假区,凭借邻近港澳、连接广深的地利优势,番禺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和游客,各种旅游配套设施较为完善,旅游接待意识水平较高。

地理环境

1、位置境域

番禺区位于广州市南部、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,地处北纬22°26′~23°05′、东经113°14′~113°42′之间。东临狮子洋,与东莞市隔洋相望;西以陈村水道为界,与佛山市南海区、顺德区相邻;北隔沥滘水道与珠江干流,与海珠区和黄埔区相接;南濒沙湾水道,与南沙区接壤。番禺区总面积530平方千米。

2、地形地貌

番禺区境内地势平坦,地势由北、西北向东南倾斜,北部主要是50米以下的低丘,南部是连片的三角洲平原。

市桥至莲花山公路以北为市桥台地,以南为冲积平原。台地久经侵蚀,风化层厚,以低丘岗地为主,最高峰为大夫山(海拔226.6米)。全境约略为“一山三水六平原”。

3、气候

番禺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,气温受偏南季候风影响,暖湿多雨,光照充足,无霜期长。

气温:番禺区多年平均气温22.1℃,最高气温38.4℃,最低气温-0.4℃。

日照:番禺区多年日照时数在1472小时左右,无霜期357天。根据月份变化,7月份日照时间最长,最高达236.3小时。其次是8月份,为222小时。2~3月份最短,每月日照仅100小时左右。整个5~12月,平均月日照时间在150小时以上。

4、水文

番禺区河流有境内河流和过境河流,干支流河道总长度约181.7千米。

境内河流主要为市桥水道、沥滘水道、莲花山水道、三枝香水道、大石水道和紫坭河6条水道,总长度约69千米。

过境水道主要有珠江干流、狮子洋、沙湾水道、陈村水道、深涌水道、顺德水道等8条水道,总长度约112.7千米。

番禺区河流中,干流河道宽度多在300~500米,河深1~6米之间;支流河道宽度约在100~250米,河深3~8米。

番禺区河涌众多,纵横交错,总体由西北流向东,包括砺江河、丹山河、汉溪河、钟屏环山河等总计206条,总长度约406.1千米,水域总面积约16.7平方千米,各河涌宽度多在4-150米,深浅不一。

5、土壤

广东省土壤分类标准,番禺区耕地土壤类型包括粘土、沙壤土和壤土,分别占67.45%、13.18%和19.37%。其中,粘性土通透性差,土层深厚,为第四纪淤积层河淤土;沙壤土和壤土耕地耕作层浅,肥力差,主要分布在民田区。沙围田主要分布在沿海及南部和西北部沿河地区,土壤多为第四纪河淤土。

6、植被

番禺区境内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,天然林极少,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。

文化艺术

番禺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民间艺术多姿多彩,有著名的广东音乐和风格独特的鳌鱼舞、飘色、乞巧等,其中沙湾、大龙沙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;沙湾沙坑村、化龙、钟村、石楼、南村先后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“中国龙狮之乡”、“中国飘色文化之乡”、“中国龙狮文化之乡”、“中国龙舟文化之乡”、“中国岭南文化艺术之乡”。

1、广东音乐

粤剧、广东音乐与岭南画派被称为“岭南三秀”。广东音乐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更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。番禺沙湾正是广东音乐的发祥地,200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沙湾镇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的称号。《赛龙夺锦》、《雨打芭蕉》、《饿马摇铃》等名作就出自土生土长的“何氏三杰”之手。番禺区仍完整保留了三稔厅、何少霞故居、惠岩祠等重要的广东音乐遗址。活跃在沙湾等地的“私伙局”活动更体现了广东音乐文化的传承。

2、岭南画派

番禺南村员岗村人高剑父、高奇峰早年东渡日本留学,潜心研究日本及欧洲绘画,将中、西、东洋画法融为一体,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,风格独特,与同为番禺人的陈树人先生成为岭南画派的主要创始人。

岭南画派是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派系之一,与京津派、海派鼎足而立。岭南画派创始人“二高一陈”曾师从“二居”,主张“折衷中外,融合古今”,吸取古今中外的绘画艺术之长以改造传统国画,自成一格。当代岭南画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赵少昂即为番禺人。

3、番禺飘色

飘色是人物造型艺术。自唐、宋戏曲说书流行以后,民间便逐渐创造了另一种艺术形式——大人或小孩打扮成戏曲、说书中的人物游行,俗称“赛色”,或称“彩色”,之后发展为在马上妆扮人物的称“马色”,在水上妆扮人物的称“水色”,在台面上妆扮凌空而起的人物的则称为“飘色”。

4、民间舞蹈

番禺民间喜庆活动舞龙狮相当普遍,遇有农历新年和重要的乡会巡游的日子,更是各方乡村的龙狮、凤舞、鳌鱼舞交替出场。大龙沙涌“鳌鱼舞”是一带村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,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

5、端午龙舟

番禺是水乡,河网众多,端午龙舟在番禺民间经久不衰,在番禺每年端午节期间各地均有组织赛龙、拜祭和走亲访友活动,并约俗形成三大龙船会,每年各乡按约定从农历五月初一起,轮流聚集比赛,吃“龙船饭”,场面热闹。

6、七夕乞巧

乞巧源于久远的“拜七夕”(农历七月七)传说,经演化为“摆七夕”,又称“七夕贡案”。传统农村妇女用手工制作的人偶塑像,配以精巧细致的服饰,内容以传统民间故事为题材,主题鲜明,如穆桂英挂帅、六国大封相、鹊桥会等。每逢七夕前后,在番禺石碁镇凌边村和化龙镇谭山村一带有很浓郁的传统。2011年化龙镇谭山村更凭一组“七月七日长生殿”题材的大型乞巧贡案,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“山花奖”。

7、砖雕灰塑

番禺历有2000多座具岭南建筑风格的祠堂,保存较为完整的有368间,遍布于城乡村落,其中沙湾留耕堂、南村光大堂和石楼善世堂是闻名中外。番禺祠堂建筑广泛采用木雕、砖雕、石雕、陶塑、泥塑、灰塑和彩绘画等,别具岭南特色。

8、沙湾留耕堂

番禺历有2000多座具岭南建筑风格的祠堂,保存较为完整的有368间,遍布于城乡村落,其中沙湾留耕堂、南村光大堂和石楼善世堂是闻名中外。番禺祠堂建筑广泛采用木雕、砖雕、石雕、陶塑、泥塑、灰塑和彩绘画等,别具岭南特色。

9、广彩广绣

广彩是广府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,以构图紧密、色彩浓艳、金碧辉煌为特色,又叫广州织金彩瓷,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,到清代发展为五彩,已有300多年历史。

文章81
阅读972